找到相关内容2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

    ldquo;五育”与佛教教育)。下文我们将用“五育”来分析当今佛教教育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处,在此为基础之上,探讨未来佛教教育发展的方向。 2.1 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。对世俗院校而言,德育的目标是兼具培养好人、好公民以及好人才的多重目的。目前各佛学院开设的各种德育课程有226门之多,占总课程的12%。由此可见,佛教界十分重视学僧的国格、人格和...

    净因 张琪

    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543073749.html
  • 纪念恩师慈祥法师 法乳恩深

    曾说:佛法能补科学之不足,佛法为救世之仁。今日香港,经过百多年的殖民地教育,正好由佛教培训新一代的德育,提升民族意识和爱护祖国观念的时刻。法师竟顿传噩讯,这何止是法门损失,亦是社会的不幸。   ...

    卢荣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779065.html
  • 《弟子规》是小学《思品课》最好教材

    宣传“孝道”及“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”的教育方针,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誉。   还要指出的是,我们的老师在学习《弟子规》中,能够融会贯通,触类旁通。他们把“事诸父,如事父”扩展为“事诸子,如事子”,用慈父...德育为先教育方针的决定,吹响了现行应试教育体制改革的号角。我们大家都很高兴。这些年,学生、家长、教师,被应试教育害苦了,人们“眼睛一睁,忙到熄灯”,成天为提高升学率、考上名牌学校而奋斗,弄得很多学生...

    唐都让

    |弟子规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4413481817.html
  • 批评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

    责任,教育部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规定?市教育局德育处洪其华副处长认为,再提出这个常识,是针对我国现在的一个特点——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提出来的,社会对学校、对教师提出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14033791376.html
  • 浅谈小学生的感恩教育

    来源:教育专刊 2009-10-30 “感恩”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。所以,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内容,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。 一、抓典型,营造感恩的氛围 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,我给学生朗读了“韩国媳妇的感恩教育”。接着又说了一个反面案例:一个家庭贫困的大学生,在读书期间,因为父母双亡,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0/16315193057.html
  • 浅谈佛教教育的教学原理

      浅谈佛教教育的教学原理——陈德平   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,还是一种教育,即佛陀对众生的教育,并且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,以德育为根本,以解脱觉悟为目的,并以文化为纽带的宗教。佛教教育是一种很丰富、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手段,它的教学原理不但可以弥补中国当代教育的缺失,而且可以使世界和谐发展,同时可以给予中国传统德育很大的启示。   佛教是包括教师(本师)、教义、学生组织、清规戒律、仪规...

    陈德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2695477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弟子规讲解 第一课

    rdquo;对此观点,你如何看待?请说明理由。   3、本论分为哪几部分内容?请大致叙述一下。   4、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,认为“有余力,则学文”,这对你有哪些启示?今后有何...没有的话,那就应该学,诚如《戒律花鬘论》所言:“不知理,六十岁也孩童。”尽管你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了,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,那就是“孩童”,就该接受这种教育。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《弟子规》|孝道|弟子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22100696033.html
  • 水岩寺首届“菩提苗”夏令营第一天新闻报道

    故事,学德育。趣模仿,重孝道的精彩课程。在老师和抽选的小朋友中,进行了家长与孩子日常交流的模仿。在实例中,融贯圣贤的教诲! 晚上的活动中,老师们运用活泼生动感人的实例,来诠释惜福的...

    水岩寺

    |夏令营|国学|菩提苗|水岩寺|弟子规|牛小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9082510470.html
  • 王志仁广嗣延寿

    妻子,果然在十几年中,连生了十多个儿子,王志仁活到九十六岁的高寿,无疾而终。(取材自德育古鉴译语改作) 湘清按:我们学佛的人,谁都知道,佛教是不主张看相算命的。上面的故事,也不是提倡算命相面,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7/19482217205.html
  • 学诚法師在两岸佛教文化论坛上作精彩的发言

    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离开‘道’,德育将只是口号,空虚无力。   儒家虽然强调对“道”的追求,说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但并没有详说“道”的内涵,只是让人依着格物、致知、诚意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发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2/09262019740.html